什麼是新陳代謝?
廣義來說,新陳代謝(Metabolism)是我們生物體內所有維持生命的化學反應總稱,它將我們攝入的食物轉化為維持心跳、呼吸、思考乃至運動所需的能量與卡路里。我們每日的總能量消耗(TDEE,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:
基礎代謝率 (BMR – Basal Metabolic Rate):這是佔比最大的部分,約佔總熱量消耗的65%至70%。基礎代謝率是指身體在完全靜止、非消化狀態下,僅為維持基本生命功能(如呼吸、心跳、細胞修復、體溫維持)所需的最低熱量。肌肉量是影響BMR的最主要可控因素。
身體活動消耗 (TEA – Thermic Effect of Activity):此部分佔總熱量消耗的15%至30%,是變動性最大的一環。它包含了所有日常活動,從刻意的運動訓練到走路、爬樓梯,甚至是無意識的身體姿勢變換。
攝食產熱效應 (TEF – Thermic Effect of Food):約佔總熱量消耗的10%。這是指身體在消化、吸收及代謝食物時所消耗的能量。不同營養素的TEF也不同,其中蛋白質的產熱效應最高(約30%),能提供飽足感,遠高於碳水化合物(6-8%)和脂肪(約4%)。
許多人誤以為年過三十代謝必然會大幅下降,但根據權威醫學期刊《科學》的研究指出,人體在20至60歲之間的基礎代謝率其實相當穩定。體重增加的主因,更多是來自於生活方式改變導致的肌肉量流失與總體活動量下降。
代謝變差的5大影響
當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減緩,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,影響您的健康與生活品質:
影響層面
具體表現
體重管理
身體消耗能量的效率降低,即使飲食量不變,也容易囤積脂肪,導致體重增加或減重困難。
精神與體力
能量供應不足,容易感到持續性疲勞、精神不濟、注意力渙散,體力下滑,進行簡單活動也覺得吃力。
體溫調節
身體產熱能力下降,血液循環可能變差,導致比別人更容易感到寒冷,特別是手腳部位。
消化與膚況
可能影響腸胃機能,出現便祕或消化不良。皮膚也可能因循環與代謝變差而顯得乾燥、失去光澤。
整體健康
新陳代謝與免疫系統功能息息相關,代謝差可能導致身體保護力下降,更容易生病。
揪出代謝變差的7大元兇
瞭解導致代謝速度變慢的原因,是逆轉頹勢的第一步,每個都是影響代謝代謝效率的關鍵因素:
肌肉量不足:這是最關鍵的因素。每公斤的肌肉消耗的熱量遠高於脂肪。肌肉流失,BMR自然隨之下降。
錯誤的飲食習慣:過度節食會讓身體啟動「節能模式」,大幅降低BMR。此外,蛋白質攝取不足、飲水過少、過度依賴高糖高油的加工食品,都會拖累代謝效率。
活動量不足:久坐的生活型態大幅減少了TEA的佔比,是現代人代謝普遍不佳的主因。
睡眠品質差:長期睡眠不足(少於7小時)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平衡,如提升壓力荷爾蒙「皮質醇」,導致代謝紊亂與脂肪囤積。
荷爾蒙變化:隨著年齡增長,如女性進入更年期或男性睪固酮水平下降,都可能影響代謝速率。
長期壓力:持續的心理壓力會使皮質醇水平居高不下,不僅會減緩新陳代謝,還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積。
遺傳基因:基因確實會影響天生的代謝速率,但後天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仍然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。
營養師認證:8招有效提升身體代謝
提升代謝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需要透過全面性的生活方式調整。以下8個策略將幫助您多管齊下,增加代謝、打造易瘦體質:
1. 增加肌肉質量:最高效的投資
進行阻力訓練是提升基礎代謝率最有效的方法。透過重量訓練、啞鈴、彈力帶或徒手訓練(如深蹲、伏地挺身),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身體的肌肉比例。建議每週進行2-3次,針對全身主要肌群進行鍛鍊。
2. 聰明安排運動:有氧與高強度間歇並行
除了阻力訓練,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能有效燃燒當下熱量並提升心肺功能,是提高代謝的好方法。建議每週累積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。此外,可以加入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,它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耗能,並產生「後燃效應」,讓身體在運動結束後數小時內持續燃燒熱量。
3. 提高蛋白質攝取量
善用蛋白質的高「攝食產熱效應」,並確保為肌肉生長提供足夠原料。建議每餐都包含優質蛋白質來源,如瘦肉、雞胸肉、魚類、雞蛋、豆類、豆腐及乳製品。
4. 喝足量的水
水是體內所有化學反應的介質,缺水會直接導致代謝過程變慢。每日應確保飲用至少2000c.c.的白開水,這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。
5. 確保充足且優質的睡眠
將目標設定在每晚7-9小時的連續睡眠。良好的睡眠有助於調節生長激素與瘦體素等荷爾蒙,是維持代謝健康的基石。
6. 善用天然「助燃」營養素
在日常飲食中適量加入以下食物,能為新陳代謝帶來正面影響:
富含鉀的蔬果:如番茄、菠菜、香蕉、香瓜,有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,確保代謝順利進行。
辛香料:辣椒中的辣椒素、薑、肉桂、薑黃素等,能短暫提升體溫與代謝率。
咖啡因:適量的綠茶、黑咖啡能刺激中樞神経,促進脂肪分解。綠茶中的兒茶素更有助益。
Omega-3脂肪酸:存在於深海魚油中,有助於調節代謝。
7. 降低調味料與加工品攝取
過多的糖分和鈉(鹽分)會增加身體負擔,影響代謝平衡。盡量選擇原型食物,並以天然香料取代過多的調味料,是維持健康代謝的聰明選擇。
8. 泡個熱水澡或桑拿
利用泡澡讓體溫升高,有助於短暫提升基礎代謝率。研究指出,體溫每增加0.5℃,BMR就能增加約7%。
常見問題
Q1: 基礎代謝率是不是越高越好?
答:並非如此。目標應該是擁有一個健康且高效的代謝率,而非極端的高。過高的基礎代謝率(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)可能意味著身體處於一種過度消耗的狀態,同樣不利於健康。重點是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,讓代謝率維持在一個最適合您身體的理想範圍。
Q2: 靠節食或168斷食可以提升代謝嗎?
答:錯誤的節食方式反而會降低新陳代謝。當熱量攝取長期遠低於BMR,身體會判定您正處於飢荒狀態,進而降低能量消耗以求生存,這會讓減重變得更加困難。正確執行的間歇性斷食或許對某些人有益,但關鍵仍在於進食窗口內需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,而非極端的熱量限制。
Q3: 市面上的代謝輔助保健食品有效嗎?
答:部分保健食品成分,如綠茶萃取物、咖啡因等,經研究證實可能對新陳代謝有輕微、短暫的提升作用。然而,它們終究只能扮演「輔助」角色,無法取代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等基礎。若要選擇,應挑選信譽良好、成分標示清楚的品牌,並將其視為整體健康策略的一環,而非捷徑。若有疑問,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。
總結
新陳代謝並非一個無法改變的定數。與其執著於無法控制的基因或年齡,不如將焦點放在可以掌握的生活習慣上。提升新陳代謝的關鍵不在於尋找某種神奇的特效藥,而是在於建立一個長期、穩定且全面的健康生活模式。從今天起,透過增加肌肉量、聰明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優質睡眠和有效紓壓,您就能逐步將身體的代謝引擎調整至最佳狀態,不僅能更輕鬆地管理體重,更能迎來充滿活力的健康生活。
資料來源
瘦不下來、代謝差越吃越胖!營養師認證:8招有效提升身體代謝
如何促進新陳代謝?代謝慢怎麼辦?10個方法增加新陳代謝!
營養師教你4原則正確挑選增加代謝保健食品